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专精特新:引领中小企业创新潮流,成为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及,引起了广泛关注。究竟“专精特新”认定是否能够取代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地位,成为产业升级的引领者呢?
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定义,「专精特新」企业是指那些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一概念包括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和市级认定的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具备“四化”特征,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
专业化是指产品用途、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专门性;精细化强调工艺技术和产品的精深、精巧、精致、精确;特色化要求产品具有独特、独有、独家生产经营的属性;新颖化则要求产品或技术在创新性、先进性和功能新颖性方面超越传统产品。
为什么大力扶持「专精特新」?
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起源于制造业,而制造业正经历从“三低一弱”到“三高一强”的升级过程。技术创新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而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展现了灵敏的市场反应和创新的愿望,是创新的主力军。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了约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进行创新,以及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通过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有效服务整个产业链的循环,从分配到流通再到消费和生产。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中兴处罚事件」和「芯片‘断供’事件」揭示了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脆弱性。技术垄断成为“卡脖子”的本质,阻碍了我国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专精特新」申报的相关事宜
在「专精特新」企业的申报中,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申报是独立的政策。每年各级的申报工作都会进行一次,有效期为三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是竞争性的,每年预计推荐名额为3000个,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是竞争性认定,每年预计推荐名额不超过1万家。
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达标制申报相比,「专精特新」申报更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成功认定并非有固定企业数量指标,而是要符合一系列基本条件和专项条件。这为「专精特新」中介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