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专精特新连续三年创造京籍企业总市值破万亿新纪录
北京,2024年3月7日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焦点。这一概念自2011年工信部提出,《“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中首次出现,如今已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现。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推动者,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突破一万亿,北交所更成为上市培育的新阵地。
“专精特新”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
工信部自2011年提出“专精特新”概念,但要追溯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一词汇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当时报告强调,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将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专精特新”,指出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达7万多家。而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再次强调。
“专精特新”为何如此重要?
一位京籍专精特新企业人士表示,近几年来,企业的专精特新认证成为一项备受重视的工作。政府层面频频出台政策利好,加上“专精特新”在股权融资和上市工作中的加分项,使得企业对这一认证极为看重。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专精特新”提出建议和议案。例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2022年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用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的建议》。他建议政府与相关协会合作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指数”,为评估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京籍企业成就斐然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2023年全年,北京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820家,较2022年底增长33.96%,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7家,较2022年增长35.20%。专精特新雁阵梯队成为北京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京籍专精特新企业总市值突破万亿,北交所成上市培育新阵地
北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布的《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监测月度报告 (2023年12月)》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已达153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总市值达1.0468万亿元。
从产业分布看,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高精尖产业占比达79.86%。在就业方面,截至2023年11月底,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59.1506万人,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最多,达17.21%。
专精特新:创新为灵魂,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路径
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专精特新”企业要在细分领域成为‘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他提出延长贷款还本付息时间、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等建议,以加大对“专精特新”的扶持力度,使它们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社会“排头兵”
京籍专精特新企业在社会就业、税收贡献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从业人员总数达59.1506万人,平均从业人员数为83人/家。在医药健康产业中,户均从业人员达164人/家,是平均水平的2倍。这进一步凸显了京籍专精特新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