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数字化转型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发布日期:

  制造业是国之重器,也是国家发展的底气所在。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涵盖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作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领头雁”,专精特新企业正通过自身努力,加快破解产业链发展的“断点”和“堵点”,解决“卡脖子”难题。然而,近年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成为这些企业穿越周期、韧性发展的“必答题”。来自不同地域、深耕不同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实践,书写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数字化是关键破局点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指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十年以上,超八成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专家。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体系中的“排头兵”,普遍拥有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细分领域稳居前列,在产业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宇瞳光学是全球最大的安防监控镜头生产商,市场占有率高达42.7%。中密控股聚焦机械密封这一关键零部件,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能源行业装备运行的“卡脖子”难题,是国内机械密封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领先的连接器及组件方案提供商富浩电子,以及功能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铝合金车轮三大细分行业的“领头羊”立中集团,在各自垂直细分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然而,这些不同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近年的发展中开始面对类似的困境。

  数据赋能业务提升,企业保持韧性成长

  数字化转型首先来源于专精特新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伴随着企业步入高速发展通道,通过上市获得资金支持或运用并购等手段迅速扩展规模,成了企业最普遍的选择。在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模式背后,对企业的内控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立中集团旗下共拥有30余家公司,但在数字化转型前,其信息系统分散在各公司,数据缺乏统一标准,无法有效用于企业的管理决策中。为提升管理与运营效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要,专精特新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拥抱数字化新技术。

  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专精特新企业呼唤数字化转型的另一大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如立中集团先后在泰国、墨西哥建立工厂,中密控股全资收购德国企业。各国截然不同的财务要求与市场竞争格局,使企业的出海之旅离不开强壮、灵敏、可组装的数字化底座的支撑。

  企业管控提质增效,加速拓展国际化布局

  通过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专精特新企业在管理效能提升和国际化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宇瞳光学通过金蝶云·星空MES系统的实时数据收集和传输功能,实现了生产管理的高效精细化。中密控股通过金蝶云·星空ERP系统,提升了集团管控效能,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成都面临疫情冲击时,中密控股借助ERP+MES系统,将生产订单调配至其他工厂,确保产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的90%以上,保障了订单如期交付。

  立中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显著变化。数字化系统上线前,从客户订单到产品交付的周期长达两至三个月,如今这一流程缩短到20至40天。集团OA系统、HR系统、SRM系统等的无缝集成,使数据标准化、统一化,提高了集团协作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化转型促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技术在专精特新企业管理效能提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密控股通过金蝶云·星空ERP的部署,打破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集团管控效能。同时,在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加速打通不同国家及地区的财务系统、ERP系统和生产系统,实现与国产数字化系统的无缝对接。

  立中集团也在全球布局中依赖数字化技术统一管理。通过金蝶ERP系统,立中集团的销售经理可以实时查询各地工厂的库存情况,确保订单准时交付。基于金蝶构建的EBC可组装技术,立中集团全球布局的工厂和生产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生产品质、降低出错率,实现提质增效。

  近年来,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凭借技术突破,逐渐实现由市场跟随到市场领跑的超越。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实践,促使专精特新企业的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为企业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引擎。在金蝶等数字化合作伙伴的助力下,更多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将插上数字化的“双翼”,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wenzhang

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