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政策红利助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迈向新高度
近日,各地频频出台新政策,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6月13日,湖南省围绕有色金属及锻铸造产业举行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会;6月12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开征求《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的意见;5月28日,珠海高新区向138家新认定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拨付了2024年度首批奖励资金共计1380万元。这些举措标志着地方政府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期促进其快速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1.2万家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地政策扶持 专精特新成效显著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过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创新能级提升、协作配套强链、质量品牌创优、高价值专利培育、数字技术赋能、特色金融助力和服务体系升级等八大工程,全方位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图为江苏思维福特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精密零部件订单。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有利于激发中小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浙江大学企业投资研究所所长邬爱其指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方面作用突出。邬爱其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深耕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技术,为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新动能加速释放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七成,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3.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国内企业总量的73.4%。
邬爱其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影响显著;另一类是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科技服务的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工业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拥有独特优势。这些企业展现出强大市场潜力和创新能力,部分已发展为独角兽企业。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副会长董明德认为,近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在产业链整合方面表现出强大能力,通过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董明德表示,未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将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受访专家指出,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融资难等挑战。这些问题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压力。
“人才短缺是制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董明德介绍,由于规模较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这对企业的持续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带来不小的挑战。
邬爱其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存在困难。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难以与大企业竞争,无法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此外,技术创新也是一大难题。邬爱其指出,尽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内具有技术优势,但技术变化迅速,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在应用和创新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难。
董明德还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仍存在不足。由于资金和人才等限制,部分企业难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导致技术创新成果不足。此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面临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企业维权和应诉能力较弱,难以有效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多方联动助力专精特新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多方联动,全面发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邬爱其建议,企业需注重外部和内部培养相结合,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对于工匠型人才,企业可通过内部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需建立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在技术创新方面,邬爱其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与领军企业或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大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大企业通过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获取更多创新资源和市场机会。
在企业管理方面,董明德建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式管理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逐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治理结构,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方式,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
董明德还提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提供宽松政策环境,支持中小企业稳健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支持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利用双元制、订单培养等方式培养技能人才;完善家族企业接班人制度,支持企业代际继承和创新发展。
董明德认为,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抱团研发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加强专利成果共享和转化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基金打造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加大政策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