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18楼
专访深大龚晓峰:以“放水养鱼”策略赋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随着工信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揭晓,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已突破1.5万家大关,彰显了我国在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深圳,这座被誉为“工业第一城”的城市,再次以298家上榜企业的傲人成绩领跑全国,彰显了其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的卓越成就。深圳大学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在近期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采访时,深入剖析了深圳的成功之道及未来展望。
深圳模式:创新生态的沃土
龚晓峰院长指出,深圳之所以能够孕育出如此众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得益于其独特的创新生态体系。深圳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官金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还加速了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为“小巨人”企业的涌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造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的聚集地
从行业分布来看,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继续深耕先进制造业等关键领域,这不仅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生动体现,也是未来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力量。龚晓峰强调,深圳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正引领着专精特新企业在这些关键领域不断突破,为国家的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优势与挑战并存:深圳的专精特新之路
在谈及深圳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的优势时,龚晓峰院长列举了深圳的多个亮点: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高度集聚的创新资源以及强劲的外贸竞争力等。然而,他也坦诚地指出了深圳面临的挑战,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高端人才供给不足以及综合成本偏高等问题。为此,深圳需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
“放水养鱼”策略: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发力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难点,龚晓峰院长提出了“放水养鱼”的监管策略。他建议政府应秉持审慎包容的态度,给予创新型企业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允许其在探索过程中犯错并及时调整。同时,政府还需加快补齐科技、教育和人才短板,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而企业则需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以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区域协同: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互鉴之路
在区域发展方面,龚晓峰院长指出珠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在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上的差距主要源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产业链完善程度的不同。他建议珠三角地区应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通过发展城市群和县域经济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同时,还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体系,以推动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总之,深圳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推广。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实施,相信会有更多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茁壮成长,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