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18楼
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政策优惠_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条件
东莞市以精准的政策扶持体系,为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全链条成长生态,通过多维度的优惠措施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资金支持与融资便利方面,东莞市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扶持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市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对首次获得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有效缓解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压力。同时建立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与合作银行推出“专精特新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提供最高50%的风险补偿,显著提升企业获贷成功率。
为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东莞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企业通过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质押获得融资的,可享受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贴息支持。市属政府引导基金还优先投资专精特新企业,联合社会资本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专项子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企业扩张提供股权融资支持。
技术创新与研发激励是政策体系的核心环节。东莞市实施研发费用补助计划,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年度增长额,按一定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特别设立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单个项目资助额度可达500万元,推动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500万元和300万元奖励。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对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20%给予补助,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2022年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6.2%,远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市场开拓与品牌培育政策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东莞市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知名展会,展位费给予全额补贴,并额外提供展品运输、特装展位等配套支持。建立政府采购倾斜机制,编制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推荐目录,预算金额200万元以下的货物采购项目优先采用专精特新企业产品。
为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施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按实际缴纳保费的50%给予补助。同时开展品牌培育专项行动,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和3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参加“东莞制造”品牌推广活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知度。
人才引进与培养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东莞市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人才政策重点覆盖范围,对企业引进的博士、正高级职称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硕士、高级技师等人才享受每月2000元租房补贴。创新实施“莞聘”快捷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落户办理流程,2022年通过该渠道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超3000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按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本地高校开设“专精特新订单班”,推行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每年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超千人。同时设立企业家培训专项,组织企业高管赴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交流学习,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空间保障与配套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东莞市在松山湖、滨海湾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企业入驻可享受三年租金补贴,首年补贴比例达50%。对购置生产经营场所的,按购房款的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建立项目审批“直通车”制度,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享受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便利化服务,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
配套服务方面,组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等一对一指导。搭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为企业提供快速确权、维权服务。每月举办“企莞家”资源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2022年累计促成合作项目金额超20亿元,有效提升了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东莞市通过系统化的政策组合拳,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扶持体系,从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多维度为专精特新企业赋能。这些政策既注重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现实困难,又着眼于培育长期竞争优势,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叠加效应。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东莞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快速壮大,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机制,加强政策落地效果评估,确保各项优惠措施精准直达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乐讯财税咨询